1997年8月26日,85岁的陈子美女士被纽约州高等法院传唤出庭,因为她拖欠了1400美元的公寓管理费。在万般无奈之下,她向中国政府寻求帮助,恳切地说道:“我叫陈子美炒股配资开户网上,是陈独秀的女儿,请中国政府帮帮我。”就在此前,公寓管理公司曾向她发出过结清欠款的通知,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将她逐出公寓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陈独秀的女儿,她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境地,流落海外、独自无依呢?这件事的背后,又藏着怎样的心酸与无奈呢?最终又是怎样的结局呢?
陈独秀一生经历了三段婚姻,育有七个孩子,其中他最宠爱的便是小女儿陈子美。在她之前,陈独秀有过两位女儿,一位早夭,另一位则活到28岁也英年早逝,直到小女儿的降生,才让他逐渐从丧失亲女的痛苦中走出。说到陈子美的诞生,就不得不提陈独秀的两段婚姻。
展开剩余82%陈独秀的第一任妻子高晓岚为他生育了三子两女,其中两子——陈延年和陈乔年后来都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英勇献身。高晓岚虽然未曾受过教育,但她朴素善良,与丈夫过了几段和谐的时光。为了寄托对家乡的思念,高晓岚常请丈夫代写家书,而陈独秀也乐意效劳。值得一提的是,高晓岚的妹妹高君曼,她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,进步思想的代表。每封由陈独秀写出的信,都会由高君曼回复并寄回。这对夫妻的关系,因高晓岚对丈夫革命行为的强烈反对,最终走到了尽头。她坚信女人应当遵守传统角色,反对丈夫的留学计划与革命事业,这使得夫妻间的矛盾逐渐加剧,最终导致离婚。
随后,陈独秀与高君曼再度组建家庭,并育有一子一女——儿子陈鹤年和女儿陈子美。因为之前的丧女之痛,陈独秀对这个小女儿倍加宠爱,陈子美的到来似乎让他找到了新的人生寄托。与对待其他子女的严厉教育方式不同,陈独秀对陈子美宠爱有加,尽管他一贯提倡严格的家庭教育,他依然在书房里为小女儿保留了一份特殊的温暖。陈子美经常能自由进出父亲的书房,陈独秀更是在书桌抽屉里放满了她喜爱的花生糖、芝麻饼等零食,待她随时取用。每当外出工作,陈独秀也时常带回一些小点心,似乎这些小小的心意都是他对女儿深深的爱。
然而,这样的亲密关系并未维持太久。随着岁月流逝,陈子美逐渐长大,而陈独秀的革命事业也越来越忙碌。国共第一次合作,北伐战争爆发,革命队伍的壮大让陈独秀愈发无法顾及家庭,尤其是在政治风波中,陈独秀与国民党关系日益紧张,为避免连累家人,他决定与妻子高君曼分居。高君曼带着陈子美与陈鹤年迁居南京,而陈独秀则继续在外奔波革命事业。
在南京,陈子美与弟弟都为了生活而拼命努力。母亲高君曼身患肺结核,生活十分拮据,陈子美和弟弟只能边工作边读书。尽管这样艰难,但生活的重担依旧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。而此时的陈独秀正因为“九一八”事变的言辞激烈,被蒋介石政府囚禁,完全无暇照顾家人。而母亲高君曼也在陈独秀被捕后不久病逝,给陈子美和弟弟带来了巨大的打击。
就在此时,张国祥的出现改变了陈子美的命运。张国祥,比陈子美年长十岁,出身普通,风度翩翩,谦和有礼,深得陈子美的青睐。两人迅速相恋并于1932年结婚。然而,婚后的第一次家庭聚会却让陈独秀大为震怒,坚决反对女儿的婚事,认为张国祥并非良配。陈子美性格刚烈,并未听从父亲的劝告,父女俩的关系因此彻底疏远。几经波折,陈子美最终发现丈夫竟隐瞒了他曾有过的婚姻,面对背叛,她深感痛苦,但由于战事爆发,离婚事宜暂时无法落实。
然而,抗日战争爆发后,陈子美与张国祥带着孩子逃难至重庆。在重庆,她并未因失望与痛苦而消沉,反而继续深造妇产科学。然而,尽管她努力过上了相对平稳的生活,命运似乎总喜欢捉弄她。由于张国祥与陈独秀的恩怨,陈子美错过了与父亲见面的机会,也无法弥补与父亲间的裂痕。
随着岁月流逝,陈子美带着四个孩子重新回到上海。生活似乎逐渐步入正轨,直到1970年,她因一场偷渡香港的壮举,再次向命运挑战。那年,她带着孩子通过大鹏湾漂流9小时,最终成功抵达香港。然而命运依旧未放过她,在香港,她艰难度日。终于,她决定带着孩子移民美国。
在美国,陈子美凭借着自己的专业技术逐渐安定了下来,她开设了自己的妇科诊所,事业有所起色。然而,年事已高,她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,直到1997年,因无法支付公寓管理费而遭遇法律诉讼。此时,她选择揭示自己陈独秀之女的身份,并求助于祖国。中国政府得知此事后,通过中华海外联谊会向她提供了9000美元的援助。
这笔援助给了陈子美极大的帮助,不仅使她得以还清债务,也让她的生活有了转机。尽管她依然无法回到故土,但她还是感慨万分:“还是中国人好,还是自己人好。”然而,她终究未能如愿见到早逝的父亲,也未能在有生之年与亲人团聚。2004年,陈子美在纽约安静去世,未能再见故土一面,未能解开与父亲的宿怨,但她那坚韧的性格与勇敢的心,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新宝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